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09 13:54:34
【精选】语文教案三篇

【精选】语文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老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快乐。

2.依据画面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听讲等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读书写字听课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新的学校。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

2.板书课题《我上学了》,教师带领学生读课题。

3.当小学生高兴吗?当了小学生,说明你们已经长大了,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是多么光荣的事。

二、师生自我介绍。

1.教师自我介绍。

我姓x,名叫xx,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

2.小朋友们,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站起来,和你的同桌、前后同学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我叫xxx,今年x岁,我家住在xxx,我喜欢xx,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三、指导学生认识校名、年级、班级。

1.小朋友们,全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这所美丽的学校学习,我们这所美丽的学校的校名谁知道?谁知道我们是几年级,几班的学生?

2.教师正确地把校名念一遍,请学生跟老师念,请个别同学念。

我是( )小学( )年级( )班的小学生。

3.教师正确地介绍学校所在的道路名称,学校周围的环境。

四、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想干什么?

2.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回答。

3.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

①课件播放天安门广场视频,出示升旗仪式场面、中国地图。

②教师小结。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

4.了解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①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图上都有谁?他们穿的衣服一样吗?他们在干什么?

②学生交流后回答。

③小朋友们,你们又是什么民族呢?

④教师小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民族像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⑤板书:我是中国人。

⑥我会说:

我是中国人。

我的国家是中国。

我国有56个民族。

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⑦播放音乐:爱我中华。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班级,热爱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你们说对吗?

2.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呢?

二、学习《上学歌》,遵守学校纪律。

1.课件出示小学生背书包,快乐上学的图片。

2.播放《上学歌》。

3.听了歌曲后,你知道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遵守学校纪律。

4.教师范读《上学歌》,然后领读。

5.同桌互读,指名朗读。

6.读了《上学歌》,你知道小朋友们是什么心情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1)太阳和花儿露出了笑脸,应该怎样来读这一句?(高兴)

(2)小朋友们背上小书包上学可神气了,小鸟见了忍不住问问。你们猜猜小鸟会问什么?

(3)小朋友们这么早背上小书包去上学,说明小朋友们非常爱上学,对吗?

7.师生小结。

我们是一名小学生了,应该做到:

①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②有礼貌。

③热爱学习。

④热爱劳动。

8.上课铃响后应该怎么做?

①迅速回到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做好。

②不讲话,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③老师走进教室,学会师生问好。

9.课堂上应该怎么做?

①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课。

②做到灵活用眼、用耳、用嘴、用手。

③回答问题要先举手,声音要洪亮。

④学会倾听他人发言,不插嘴。

⑤书保持清洁干净。

⑥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10.课间时应该怎样做?

①进出教室不要拥挤,不要在教室里互相追赶。

②上下楼梯要靠右走。

③课间要处理好个人问题。不要用上课时间去厕所。

④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不要打架。

⑤不乱扔垃圾,每天保持校园、教室清洁干净。

11.上学、放学、体育课站队时要整齐,不说话,保持安静。

12.再次朗读《上学歌》。

三、拓展――读儿歌。

丁零零,上课了,快进教室来坐好。

学习用品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

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多动脑。

回答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学习好。

第三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花猫的故事。

2.课件出示:戴眼镜的小花猫的图片。

3.师讲故事:

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它可漂亮啦!它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可是,它读书、写字不注意姿势,有时候躺着看书,有时候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它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小老鼠,美美饱吃一顿,而小花猫一跳眼镜就要掉,老鼠从眼前跑过也看不清,天天饿着肚皮。一出汗,热气就粘到眼镜片上,什么都看不见,它很后悔。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小花猫哦,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啊!

4.板书:读书写字的姿势。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就要教给你们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读书、写字的姿势正确了,对我们学知识、长身体都大有好处。

1.课件出示, ……此处隐藏3547个字……论性文字。今义指称赞、赞美)

字(古人除姓、名外,另取的别名。今指文字)

(4)①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②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

③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④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四、合作研讨,理清思路,指导背诵。

1.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文意。

(多媒体显示)

(1)课文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这些语句刻画了怎样一个形象?从哪些方面入手刻画这一形象的?突出反映了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

(2)如何看待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你喜欢五柳先生吗?请说明理由。

(3)课文第二段中的“赞”如何理解?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赞”语和前文有什么联系?

学生思考、交流,然后小组内讨论,以达成共识。

明确:(1)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有:“闲静少言……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些语句刻画了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下面集中描写五柳先生在田园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态。分四个方面写。“好读书”四句,写他读书自娱;“性嗜酒”八句,写他醉酒陶情;“环堵”五句写他安贫乐道;“常著”四句,写他著文娱志。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刻画,一个坚守节操、不随流俗的“高人”形象便鲜活如生,风神宛然。

“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体现。“性嗜酒”,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期在必醉”,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自娱”,著文不为求取名利,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总之,全文突出反映了五柳先生悠闲自适、安贫乐道、守节不移的精神实质。

(2)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真实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3)“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一般放在传文之末。“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利用这一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品质,拓展了的境界。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文“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的精神实质,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形成板书。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复述课文,背诵课文。

五、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他人作传,还是借史传的形式写自传,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如有图片,交给老师投影显示;如有文字资料,学生自己介绍或投影显示。学生交流参考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思考、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看法。

教师也可提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的主旨。

学生自由发言。

一种看法认为: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形式写自传。年代距陶渊明不算很远的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作者的创作中得到印证。因此,可以说《五柳先生传》就是作者的自画像。

一种看法认为,本文是作者为他人作传,只是其中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它不拘人物之迹而传人物之神,是创作而非实录。

教师不宜作评判,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

2.学生自由质疑问难,可请教别的同学,也可向老师提问。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又怎么能“晏如”?

学生明确:(1)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不求对书系统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会己心、惬己意者,也就是从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也是他不求荣利思想的反映。

(2)五柳先生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他却能处之泰然,安之若素,与古代圣人先贤的激励是分不开的。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

六、品味赏析,美点寻踪

1.学生齐背课文一遍。

2.教师为鉴赏定向:赏析本文语言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的特点;学习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1)本文的语言简省凝练,试举几例谈谈。

学生明确。

生1:第一句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起一个号,表现了先生不随世俗的品性。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以五柳为号显示了他的志趣。寥寥几笔,突出显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又隐隐散发出一股田园气息,映衬出一个田园幽居者的形象,语极平淡,味极深厚。

生2:本文对人物的描写,大半是总结性的语言,没有写一件具体事实,但每一项又都包含大量的事实,写他读书、饮酒、著文,莫不如此,简约中含着丰富的内容,不但有丰满的生活意境,而且有诗一般的韵味。

生3:本文乍读起来,发现作者只是不动声色地勾勒人物形象,但细品起来,又包含了多少颂扬与自我肯定,如“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晏如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无怀氏之民欤?葛无氏之民欤?”叙事中有颂扬,颂扬中见傲世。

(2)本文多用否定句,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学生背诵课文中的否定句。

明确:钱钟书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钱钟书说:“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下文的“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追求,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3)体会课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并口头作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或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老师。

学生构思,发言。

七、课堂小结

本文语言朴素平淡,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纯真可亲而又意味隽永,我们都不禁陶醉其中。我们应该感谢陶渊明,是他用性灵,用良知为中国士大夫在精神世界里建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为我们营造了平淡真淳的艺术境地。让我们永远地记住他,作为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作为时代尘嚣中用尊严扛起的一面旗帜。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然后用成语造句。

《【精选】语文教案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